一,釜底抽薪典故详细?
这个典故出自《三十六计》第十九计。
它的意思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可以指暗中进行破坏。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烹饪时的一种方法,即把锅底的柴火抽掉,才能使水停止沸腾。这个成语比喻做事非常彻底,不留后患。
二,釜底抽薪典故详细讲解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枚乘传》:“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釜底抽薪”
成语故事
东汉初年,大将吴汉受命镇守边境。有一天晚上,敌人乘吴汉的军队没有防备,偷袭了他们的营地。一时间,喊杀声四起,火光冲天,吴汉的士兵大乱。
敌人进攻的时候,吴汉正在睡觉,听到士兵的报告,他不但没有慌张,反而不紧不慢地穿着衣服。
士兵见主帅如此镇定,都以为他料敌如神,早就有了准备,一下又都安定下来。
吴汉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了突击队进行反攻。
敌人本来想打吴汉一个措手不及,没想到他竟能秩序井然地组织反攻,便以为他设有埋伏,顿时慌了手脚,反被吴汉打了个落花流水。
所谓“釜底抽薪”,是将锅底烧火用的柴草抽出来,使“锅”成为一个无用之物。在“吴汉反攻”的这个故事中,敌人依仗的不是兵强马壮这口“锅”,而是突然袭击、制造混乱这把“火”;吴汉不慌不乱,沉着应对,没有让敌人这把“火”烧起来!不但如此,还借势抽了敌人的“薪”。
勾践蒸粟还粮也是利用了釜底抽薪的办法。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干戈纷起,战火不断。
吴国和越国之间曾发生过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臣服于吴王夫差。为了蒙骗吴王,勾践甘愿充当吴王的马夫,以下等人的身份来伺候吴王。
几年后,吴王觉得勾践伺候自己是一片真心,就在一次酒宴之上答应让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暗中备战,一心报仇雪恨。
他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免除劳役,减少赋税,越国渐渐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为了麻痹吴国,越王向吴王借粮一百石,并说越国遭受了很大的旱灾,百姓吃穿无着。
吴王果然上当,他借粮给越国,并言明来年开春归还。
得到了粮食,越王对自己的谋臣文种说:“如果我们不还粮,吴王一定会发兵攻打我们;如果我们还粮,无异于资敌纵敌,这该如何是好呢?”
文种说:“我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越王勾践忙问:“什么办法?”
文种说:“我们精选一些粮食,蒸熟后再还给吴国,这样一来就有好戏看了。”
吴国人见越国还回来的粮食粒大如珠,十分高兴,就把它们留作种粮。第二年春天播种下去,结果,到了秋天吴国的大片良田颗粒无收。
吴国国力大减,越王趁机起兵,迅速占领了吴国。
越王蒸熟了粮食,其实就是抽走了吴王釜底的“薪”!
釜底抽薪是指采取某种行动,使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除。
成语寓意
做任何事情,首先是要认清、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成语告诉人们,“扬水”式的“止沸”,只是一种应急性的措施和手段,只是抓住了事物的次要矛盾,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有取走锅底的柴火,断了火的源头,“沸”才能有效止住,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釜底抽薪是谁的典故
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典故故事:
春秋时的齐国与鲁国互为邻邦,齐景公在夹谷被孔子奚落,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齐国贤相晏婴也已去世,而鲁国在孔子等大臣的辅佐下,鲁国大治,齐景公深感忧郁和不安。
齐大夫黎弥给景公献计说:“鲁国国安民富,久无战事,鲁定公好女色,我们献一批美女给他,他就会怠于国事,而孔子等人肯定看不惯定公的行为,会离开鲁国的。”齐景公很赞成黎弥的建议,派他从国内精选八十位美女,又教授美女们歌舞和妩媚仪态。
果然,美女一到鲁国国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鲁国宰相季斯也为美女们的千姿百态而弄得神魂颠倒。齐使者将美女敬献给鲁定公,定公又把其中的三十位美女赏给了季斯,自此,鲁君臣敷衍一气,日夜沉湎于酒色中,一概不理朝政。
孔子的学生子路听说后,愤怒地说:“鲁君已无可救药,我们走吧。”
孔子说:“国家的郊祭就要到了,定公如果连郊祭都忘了的话,我们再走。”郊祭这天,鲁定公虽然去了,却只是走走过场,又匆匆回去同美女们享乐了。孔子忍无可忍,带着弟子们愤然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了。由此,齐国用美女“抽薪”的计谋成功。
四,釜底抽薪出自什么故事
釜底抽薪的意思指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下面整理了釜底抽薪的典故,供大家参考。
釜底抽薪的典故
南北朝的时候,东魏大将军侯景举兵反叛,遭到朝廷军队的攻打。侯景于是投降江南的梁武帝萧衍,请萧衍前来增援,结果又被慕容绍宗指挥的东魏军队打败。
侯景最后只得带着剩下的几百人投降梁朝。东魏的魏收为这事写了篇奏章,他指出对侯景这样反复无常的人,必须抽薪止沸,剪草除根。然而梁武帝没有接受这一劝告。后来侯景果然又叛变了梁朝。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扣扣游手游提供的釜底抽薪典故详细?(釜底抽薪典故详细解析)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