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操是怎样被丑化成一代奸臣的?
建安十三年(208年)他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退回北方,同蜀、吴成鼎足之势。曹操还在北方屯田并兴修水利,对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曹操用人唯贤,打破了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人才,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势力。他还是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篇激昂慷慨、悲壮苍凉,深受后人喜爱。
在曹操死后的几百年里,他的形象总的来说是不错的。西晋陈寿在《三国志》中称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西晋陆机在《吊魏武帝文》中称曹操"建元功于九有,故举世之所推"。直至宋代之前,曹操的形象仍然是比较高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吊魏太祖文》中称赞曹操"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当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德代"。在这几百年里,虽然也出现了贬低曹操的种种评价,但倒也不是主流的评价。可以说直至唐代末年,曹操无论是在封建统治阶层还是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都基本上属于一个正面人物。
曹操形象的根本性的转变出现在宋代。苏轼《东坡志林》就提到:"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即快。"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曹操的形象在广大百姓的心中已经有了明显的转变。理学家朱熹对曹操进行攻击:"只有先主名分正,曹操自是贼"(《资治通鉴纲目》)。陆游诗中也有"帮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的句子。再到后来又逐渐出现了丑化曹操的剧目,这一点在元代的杂剧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元代民间艺人的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中对于曹操的丑化,则更加说明曹操在广大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已经被大大贬低。罗贯中最后来了个集大成,他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于曹操的塑造,更是令曹操的奸臣形象活灵活现,深入人心。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主要是由于民族矛盾引起的。从宋代到元末的几百年间,汉族屡遭外族的残酷压迫和统治,使得汉族人民不得不奋起反抗,有了"还我河山"的愿望。这种社会现象反映在当时的文艺作品之中,就突出地表现为一些带有明显倾向性的作品的出现。而当时的作家又以当时最为流行的三国故事作为题材来体现"人心思汉",把刘备、诸葛亮的蜀汉政权当做自己的民族英雄来怀念,而把董卓、曹操之流看成是残暴的统治者而仇恨,加上在历史上曹操也的确有过类似的劣迹,因此,曹操也终于由一个有本事的人、一个英雄变成了一个花脸奸臣了。
其实在群雄并起,诸侯割据的三国时代,为了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像刘备、孙权之流又何尝不是像曹操一样置民众之生死于不顾?被后世尊为正统的刘备,不也是曾经"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吗?孙氏父子三人,为了达到其逐鹿天下的目标,不也四处征讨,杀人无数吗?袁术、袁绍、刘焉之流,又哪里让人民享受什么好日子,但唯独曹操为千夫所指,岂不怪哉?
曹操曾经写出诸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来表达他对乱世的忧心和对民众苦难的悲悯,这不正说明他对于太平生活的一种渴望吗?当时的历史背景,正如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所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而在这样一个改朝换代已经毫无悬念的局面之下,曹操终其一生,虽三分天下有其二,却始终保留了他汉臣的名分,如此气魄,岂是奸臣二字所能涵盖的呢?
二,曹操咋了
曹操就是一代奸雄,只是他的所作所为客观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步。从为人处事来讲,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残酷地杀害老熟人一大家子,难道是君子所为?
三,曹操怎么那么坏
在中国的历史人物中,曹操是最具争议者之一。对他的评价历来在奸臣和枭雄这两极中摇摆。“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之类的话为他“招黑”无数,而政治、军事上乃至诗歌创作上硬邦邦的成绩也为他赢得了受人尊重的资本。作为著名人物,历代对他的评价也同步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生态,很值得研究一番。 1958年前 曹操是奸臣,“白脸”的代表人物 历史原因:主要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奸臣形象影响深远 人们印象中,曹操是个坏人,这多半要拜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赐。“拥刘反曹”的整体架构使得这部书把曹操定位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地位。之后的几百年中,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的各种文艺作品(戏曲、评书、小人书等)将曹操这种恶劣形象不断强化。 然而,曹操的形象并非一开始就坏了的。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是以魏国为正统的,从篇幅上就可看出:《魏书》一共30卷,《吴书》有20卷,而《蜀书》只有《魏书》的一半,15卷。在描写上,他也对曹操尊敬有加,尊称并没有称帝的曹操为“太祖武皇帝”。而刘备、孙权则仅被称为“先主”、“吴主”。陈寿还高度评价曹操为“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讨伐高丽途中,亲自写了一篇《祭魏太祖文》,肯定曹操的能力和功绩:“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 对曹操评价的转差,是与国运、政局以及领导人的个性密切相关的。简单说,当国运昌盛,政局稳定,国家由强人主导时,倾向于将曹操评价为“好人”;一旦国运衰败,国家面临分裂,乃至被迫偏安一隅时,曹操“奸臣”的一面便会放大。 到了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正值宋朝鼎盛时期,尊曹之意占据主流,书中也以曹魏纪年。而到了南宋,偏安的境遇与三国时蜀国的遭遇达成了某种契合,“尊刘抑曹”的思想开始风行起来。大学者朱熹就在自己的著作《资治通鉴纲目》中,抛弃了曹魏纪年,代之以蜀汉纪年。 南宋之后的元朝,汉人被蒙古人统治,民间“反曹”情绪更甚。到了罗贯中所处的明朝,“拥刘反曹”已成绝对主流,作为普及读物的《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坏人”,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文艺表现:曹操定义了京剧中的“白脸”脸谱 我们现在常说一句话:“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意思是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一个当好人,一个当恶人。好人对应的是红脸,恶人对应的则是白脸。这里边的红脸、白脸源于京剧的脸谱,或者更进一步说,来源于关羽和曹操。 京剧脸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建国之后,毛泽东在私下及公开场合多次谈到要为曹操翻案。1954年夏天,毛泽东在北戴河疗养。针对保健医生徐涛说曹操是个“白脸奸臣”的话,毛泽东发表了一番评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和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说,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这种翻案之作在当时并不是一致叫好的。我们作为现代人,对历史人物更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决不能以个人好恶来评判。古语说得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四,曹操怎么黑化的
曹操被罗贯中刻画成一个诡异多变,利欲熏心的篡国逆臣。
首先,这样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通过曹操的反面形象的树立,来达到作者思想的表达。
其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衬托出蜀国的刘关张三人情义以及诸葛孔明的忠君报国思想,以至于影响到此后的戏曲把曹操画成一个白脸的奸臣形象。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的看三国,会发现反面人物也有很多闪光点,比如宽宏大度的曹操即便在官渡之战后面,收到许多臣子写给袁绍的信,但是曹操选择一烧了之。
此外曹操还虚怀若谷,求贤若渴,这些都体现出一个政治家的大度和自信,所以说曹操在三国里面可以说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人物。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扣扣游手游提供的曹操是怎样被丑化成一代奸臣的?(曹操为什么被丑化)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